99健康网 > 减肥 > 瘦身宝典 > 另类减肥方法 > 正文

女人为什么要排毒?排什么毒?怎么排毒?

2009-05-25 22:20来源:未知


四十不惑,有“人到此时已掌握知识,能明辨事理,而不致迷惑”之意。“排毒”约摸着到了这个时段。它不再只是个商业炒作的由头,为按摩和Spa理疗招揽生意;不再是个被争论辩驳的概念,为一撮人所怀疑。它的成长历程走到了生命周期的顶峰,沉淀出养生知识的精华,受世人关注,被城市人追捧!

  没有什么医学常识的人谈养生,往往是把报纸报刊上的片段记下来,随便敷衍一下健康知识的空缺,或者在一群养生盲面前卖弄一点“博学”的优势。真懂还是假懂,身边有高人在场就当即暴露无遗,这种小丑的下场并不尴尬,关键是,如果凭借错误记忆给正常的生活带来不便,那就麻烦大了。

  “排毒”算是比较流行的养生概念了。台湾的林光常先生写了《无毒一身轻》这本书,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大卖,他把“毒”的概念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、各种疾病的方方面面。不过在医学界,他的夸大其词实在被视为草根,吸引那些不懂健康又想健康生活的家庭妇女罢了。你试想一下,任何一位江湖游医把你不舒服的理由找不出来的时候,归结到你需要排毒的诊断之下,你也觉得不无道理。

  的确,你的生活少不了毒素的侵害,灰尘、紫外线、引擎废气、工业污染等等,铅、铝、汞等重金属会通过呼吸侵入体内;不干净的饮水和食物,把农药、细菌、病菌、化学毒剂和食物中的防腐剂、化学物质、色素、农药等等带进身体;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废物,不能自然排出,留下自由基、吲哚、硫化氢,嘌呤等;紧张的生活节奏、工作压力、人际关系的压力,让呼吸、血液循环、消化等功能及内分泌腺的活动异常;如果再有抽烟、喝酒、过度劳累、熬夜等等不良因素,毒素简直遍及周身,“健康”哪还有安身立命之处!

  但是,排毒并不是排斥毒素的意思,一个正常生活的人不可能把上述的每一种毒素威胁都排除在外,“排毒”是借助中医的“解毒”理念,尽可能地把身体里的健康隐患消灭掉而已,它就像一条健康生活的律令,教你严肃地对待生活,时而显得教条,要刻板地遵守一些规则;时而耍点情调,可以在气氛浪漫的会馆里听着音乐睡着觉。

  历经几年的成长,排毒的概念到现在已发挥得很丰满、很详尽。街头的小采访就记录下了不下20种的排毒方式:药物排毒、食物排毒、 Spa排毒、运动排毒、皮肤排毒、淋巴道流排毒,肠道排毒、眼泪排毒、睡觉排毒、香熏排毒……

  面对种种选择,大多数人对排毒的疑惑还很多。究竟我们在什么状况下该排毒?排什么毒?怎么排毒?选哪种方式排毒?如此等等的问题会因人而异地给出不同的答案。不惑之年,正好解决这些困惑!

禁止旁观 惑者请进

  有人说,排毒是一个笼统的养生或者治疗的说法,没有实质。排毒或许就是中医讲的排泄、解毒,也或许就是西医说的加快新陈代谢。

  有太多的问题需要得到解答。众人的智慧才能解决这些问题,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——

  排毒之惑1 我的身体都有哪些毒?

  除了外部环境带给身体的毒素以外,人的身体也会产生毒素。比如肠道的代谢产物如果停留太久,一些细菌能分解蛋白质,产生肽类、胺类、氨、少量硫化氢和吲哚等有毒物质。在正常情况下,它们被吸收进入血液,可在肝内转化、解毒,因而不损害健康。不过有毒物质蓄积日久,不能及时排出时,就可能产生自身中毒。无论是皮肤、脑细胞、肝等组织和器官都会受到毒素的危害。

  排毒之惑2 中西方排毒有何差别?

  西医认为的 “毒”是指对人体有害的物质,包括来自外在环境的压力和污染、细菌、病毒,及脂肪、糖、蛋白质等物质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。

  而中医里“毒”的概念更加广泛,体内代谢出来的产物都叫毒,还包括源于机体外的,机体所不能适应的“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”六大“病邪”。中医讲“解毒”,指的是通过全身调理,来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,然后主动地将各种有害物质转化或分解,排毒包括排汗、排尿、咳嗽、喷嚏等方式。

  排毒之惑3 一贴就排毒?

  对“足贴排毒”的说法,专家指出在医学上并无科学依据。那些看上去油乎乎的黑色粘稠状物质,可能是汗腺排出的油脂物。人的双脚上存在着与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,刺激这些反射区可促进人体血液循环,调理内分泌。只要人体自身机能正常,随着汗液,一些毒素完全可以自行排出。

  排毒之惑4 灌肠排毒能使用吗?

  中医认为,宿便中所含的毒素是百病之源。西医也认为,人体内脂肪、糖、蛋白质等物质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和肠道内食物残渣腐败后的产物,是体内毒素的主要来源。医生的建议是每天排便,当然如果不那么理想,还有一种比较极端的方式被称为清肠排毒,也就是灌肠。灌肠的手段在大便干燥、排便困难的情况下,可软化粪便、润滑肠道,及时排出宿便,清除毒素,保持体内良好环境。

  不过专家认为,这种外界刺激反而可能打破人的正常生理平衡。它只是对便秘人群的一种辅助物理治疗手段,其治疗还是以改变饮食习惯、进行药物治疗为主。

  排毒之惑5 淋巴按摩可助排毒?

  “淋巴排毒”真的像广告中有那样的神奇效果吗?的确,很多人觉得在淋巴按摩排毒之后,身体舒服了很多。这很可能是按摩穴位给身体的反应。

  专家认为,淋巴系统具有免疫功能,当人体受到外界病毒侵害时,淋巴系统会像过滤网一样随着自身循环而将病原微生物滤掉。它是独立在汗腺和泌尿系统之外的循环系统,淋巴里的毒素不可能从汗液、尿液中排出。而且淋巴不需要按摩就可以发挥免疫功效。

  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,只有针对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排毒方式,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对于大多数还没有积极应对排毒需要的人来说,选一种自己能做到的方式,就是个成功的排毒开端了。

  选适合自己的排毒方式

  朝九晚五的OL们该怎么排毒?

  正常人:扫荡毒源

  根据专家的建议,任何排毒方式的效果都比不上人体自带的“排毒”系统。这个系统包括肝、肾、皮肤、肺等器官,可以持续过滤、分解、去除“毒素和废物”。只要坚持均衡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,喝足够的水,充分睡眠,适当运动,保持心情舒畅,体内的“排毒”系统就能运作顺畅,那些对健康存在威胁的毒源会自然而然地溜走。

  夜猫子该怎么排毒?

  黑白颠倒的人:来一点运动

  整天熬夜的夜猫子们,保证给自己多一点运动吧。 适度的运动,比如散步、慢跑、游泳等,对于胃肠蠕动功能都有加速作用,会使血液循环增快一些。而且运动中通过适量补水,更有利于“毒素”排出体外。

  推荐做瑜伽,这是一项能够帮助血液循环、润滑关节、有助于身心和谐与统一的好方法。

  生活完全无规律的人该怎么排毒?

  紊乱生活的人:定时理疗,定时放松

  在不夸大Spa或者按摩功效的前提下,我们绝对相信这些方式就和温泉、泡澡等一样能够让身心得到放松。精油是不错的选择,配合了天然植物提炼的香精油,能帮助身体深度放松。而温泉里富含矿物质及阴阳离子、微量元素及放射性物质,不断刺激体表及体内感觉器,并传向大脑皮层,改善中枢神经的调节功能,增加肝脏的解毒能力,有助于排出毒素。
 

标签阅读:
女人
排毒
  • 女人皮肤全身发黄是什么原因

    这种情况需要先完善肝部检查,包括肝炎病毒谱,肝胆脾彩超,肝脏功能和血常规,贫血方面主要查血常规还有贫血三项,如果都没问题的话可以补充多元维生素,加上归脾丸口服。

  • 手气会不会蔓延到全身各处

    虽然有传染性但是用过药之后传染力会明显下降,经过治疗治愈之后就不再有传染性,常用的治疗手气的药物有盐酸特比奈芬乳膏,酮康唑乳膏,或是部分中药比如复方酮康唑软膏等。

  • 地屈孕酮片吃完会腰酸吗

    治疗可以改变不良姿势、避免久坐久站、避免长时间一个姿势过久,局部可以做做热敷理疗,如果痛的严重,可以口服布洛芬或塞来昔布胶囊治疗。

  • 停经多久开始补雌激素

    雌激素常用补佳乐,检查明确的情况下就可以开始服用戊酸雌二醇片了,再后半段加上黄体酮一起服用,效果更好

  • 外阴痒会传染头皮痒吗

    这种情况可以口服抗真菌的药物比如氟康唑片或是伊曲康唑胶囊,外阴这里用红核妇洁洗液清洗,头皮用复方酮康唑发用洗剂洗头。

  • 较重闭合性跌打损伤怎么办

    多休息,不要过度活动,可以药物治疗,局部 热敷,一般可以逐渐恢复,不要着急。

  • 在部队里得了甲沟炎

    这个病可以局部外用抗生素软膏进行治疗,比如红霉素软膏或者是莫匹罗星软膏,疼痛明显的话加上口服的抗生素比如头孢克肟片。如果反复发作而且没有好的缓解办法可以把指甲给拔掉。

  • 咯血病人禁用哪种止咳药

    如果出现咳血要及时就医治疗,检查一下原因,如果咳血不要选用镇静或者有抑制呼吸中枢的药物。

Q胃痛呕吐怎么快速缓解

邹玲婷主治医师

A

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,不要贪吃凉食凉饮,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,少吃油腻过大的食物和油炸食品。可以服用一些铝碳酸镁片,多潘立酮片。热敷一下腹部。...[详细]

Q止点性跟腱炎的治疗

王富主治医师

A

这样的情况可以到当地医院的骨科就诊治疗。建议你可以先考虑注意休息,注意保暖,局部热敷或者是涂抹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膏剂,配合非甾体类的抗炎药物,比如说双氯芬酸钠或者是布洛芬胶囊来看看效果。如果不理想的话,再考虑到医院就诊治疗就可以了。...[详细]

Q治疗灰指甲最好的外用药

刘静副主任医师

A

如果灰指甲比较少你可以先外用复方聚维酮碘搽剂治疗,但如果长的太多,或是亮甲治疗效果不好,你可以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或是盐酸特比奈芬片治疗。...[详细]

Q脚后跟长骨刺吃什么钙片好

王富主治医师

A

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保暖,防止受凉,限制过多的走路以及跑跳,爬山等活动,尽量的穿宽松,舒适,柔软的厚底鞋子,避免鞋底过硬过薄,晚上可以多用热水泡脚,这样的处理一般可以有效的预防症状的发作。...[详细]

声明:本站图/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,仅供病友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。

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

Copyright ©2022-2024厦门沃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
闽ICP备13021446号-2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